小葉紫檀金星手串那些事,如何分辨假金星
我們都知道小葉紫檀金星的形成是要有特定的一些條件。金星其實是收藏界的俗稱,其實金星專業(yè)術語叫“棕孔(棕眼)”里的沉淀物。土壤中的礦物質(zhì)成份在小葉紫檀樹干的營養(yǎng)通道中常年沉積在棕孔形成的金屬產(chǎn)物,有金屬的光澤,成點狀或線狀。并不是所有的小葉紫檀樹干都能產(chǎn)生金星,只有特殊土壤環(huán)境下才能形成。正因為如此,金星紫檀在市場上也是千金難求。
一般來說,帶有“金星”的紫檀料質(zhì)都是比較細密的,但在挑選“金星”紫檀時,不要只看星的多少,還要注意料的密度,只有密度大的紫檀其金星才不容易脫落。
小葉紫檀金星手串
市場上也常有人把“金星”形容為“金線”,這只是在不同切面上體現(xiàn)的不同視覺效果而已,在縱切面中,那些分布密集的金星看上去確實就像“金線”一樣,但若用肉眼仔細觀察還是點狀分布的,并非完全不相連。
金星不是紫檀的分類
首先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金星紫檀”,看上去像是一個分類。類似的還有“牛毛紋紫檀”、“雞血紫檀”等,甚至有一陣子市場上還興起過令人啼笑皆非的“天眼紫檀”。其實它們只是紫檀的某一個特征,并不是紫檀的一個分類,或根本就不是紫檀。
注意市場上的假星
現(xiàn)今市場上很多人都不惜出高價來追求與眾不同的“金星紫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原產(chǎn)地或木材商手中挑選帶有金星的紫檀原料,導致金星紫檀原料供不應求,價格一路飆升。
假金星的小葉紫檀手串
同時,由于金星較多的原料大都空洞較多、不規(guī)整、出材率低,且金星分布得不均勻,從而導致制作風險加大、成品價格上升。有些投機倒把的商家除了用棕眼冒充金星外,還開始進行“專業(yè)”級別的仿造,即選用導管明顯、粗大的紫檀原料制成成品后,用黃楊木粉或金粉摻和膠水刷到紫檀導管中當作“金星紫檀”出售,以牟取暴利。
想要分辨金星紫檀的真假其實也非常容易。上面也提到,金星是金屬礦物質(zhì)元素沉淀在導管中的物質(zhì),木材被砍伐后,水分流失,金星礦物質(zhì)應以顆粒狀分布在導管中,但若是用金粉填充造假或是將導管當作金星的,則都是呈線狀的。
注:如果不是呈顆粒狀分布在導管中的,多半是假金星。我們在選購時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以分辨出來。
- 上一篇:小葉紫檀佩戴之后變的烏黑沒光澤
- 下一篇:聊聊小葉紫檀那些談論不實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