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成品可以看出料子產(chǎn)地在哪里嗎
如果有人通過看成品崖柏判斷出他的產(chǎn)地,那絕對是吹牛逼。如果他在產(chǎn)地的前面加個“大概”那就另當別論了,可是真要是加了個大概,這樣的猜測還有意義嗎?這樣的猜測豈不是我隨便就可以給你?大概川料,大概太行......
在崖柏的成品中,川料和太行料是具特色的兩個大類級別的分類,再往下只是細微差別,那就不說了,現(xiàn)在咱們劃定了范圍,就正式來比較川料和太行料的區(qū)別吧。
注意我們比的是成品不是毛料,所以形態(tài)我們就不說了,那么成品崖柏具可比性的地方就在于油性和顏色以及香味這三大特色。那么判定的成品料子的歸屬地域,也是從這三大特色入手,來劃定的。那么我們的比較不是為了爭誰是第一誰好,我們只是比較其各自的特色,誰適合你把玩也好收藏也好的需求。不是有句話說了么,沒有好的只有適合的,鞋再漂亮你穿了磨腳,那就不好。好與不好在于適合不適合。廢話不說了,開始比較:
一、顏色
川料深,太行料淺,川料紋路霸道,具有粗狂美,是一種直觀呈現(xiàn)的視覺美,他不需要太多思考和領(lǐng)悟,他的欣賞門檻低,美就是美,是直接呈現(xiàn)的美,好不含蓄內(nèi)斂,讓你一看就會喜歡或不喜歡,所以對于入門級的初級的新玩家來說,川料更加深得喜愛。
而太行料細膩,內(nèi)斂含蓄,淺色較淺,底色清晰干凈,較為純凈,是一種相得益彰,是需要你慢慢品味,打個比喻說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榴蓮,可是愛吃的就特別愛吃,不愛的就是不愛,他更加的愛憎分明,他是躲起來的美,需要你慢慢品味慢慢發(fā)現(xiàn),而正是由于的不夠張揚,很多新玩家不會再第一時間內(nèi)選擇他,也不敢選擇他,因為他是小眾的,爵士、京劇不是每個人都愛,可你能說他不美?鋼琴、大提琴一響就能抓住你,就是這樣的區(qū)別。那么哪一個才更加符合你適合你,只有你自己知道。
二、氣味
固態(tài)是因為分子穩(wěn)定,而給固態(tài)的東西加熱讓固態(tài)融化至液態(tài),這時他的分子運動加劇,所以液態(tài)的東西比固態(tài)更容易讓你聞到氣味,熱牛奶的氣味比冷牛奶氣味更濃,冷牛奶的氣味比牛奶冰凍要濃,氣味從字面上看也有個氣字,說明氣態(tài)的比液態(tài)的更加活躍,更容易讓你聞到味道。
在弄清楚了這個物理現(xiàn)象后我們開始明白,崖柏的味道源于何處?源于他的液態(tài)成份---油性。顯然川料油性比太行的重,那么自然氣味也比太行的重,薄荷奶香是一種典型的醇厚型香味,所以川料的氣味多以薄荷奶香醇厚型居多,少數(shù)清單的也就是油性不是太重的會呈現(xiàn)出果香型。而太行料因其油性沒有川料重,他的氣味成甜味、奶味的居多,是一種零散型香味,若即若離,若有若無,忽濃忽淡的味道,可是你能說哪種味道就一定好?不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古龍,氣味同樣有著他自己的大眾和小眾,適合你的就是好的。每個人的需求及味覺不同,所選擇的料子也就不同,就不存在什么川料就比太行味道差之說,亦不存在太行料就比川料味道好之說!
三、油性
比完了氣味我們比油性??傮w來看,在氣味的基礎(chǔ)上自然我們知道川料油性重,那么油性重的就一定好嗎?自然不是,對于木質(zhì)物品的盤完包漿上有要求的,一定不能選擇油性過重的,除非你是喜歡他的氣味。因為油太重不利于包漿。
通過以上三大特色的比較,您對一款成品崖柏還判斷不出他的大概產(chǎn)地嗎?這個判斷也只能說是一個大概!沒有百分百的存在!另外,單純靠幾張圖片來判斷崖柏成品的具體產(chǎn)地,那是一件非常難得事情,幾乎沒人能夠百分百做到的,尤其是手串成品!
- 上一篇:崖柏是保留原形態(tài)還是加工好
- 下一篇:帶白皮的崖柏不一定不好